close

周 斌 梁劍簫到2015年末,文件倉洱海將實現Ⅱ類水質。為此,大理在3年內將投入30億元,實施“兩百個村兩汙治理、三萬畝濕地建設、億方清水入湖”三大重點項目。雷桐蘇攝大理建成生態濕地近萬畝,治理流域水土流失面積189.8平方公里。 雷桐蘇攝前不久,美國一份大報頭版的報道引起國人的廣泛關注。某上海商人放棄繁華大都市,不遠千里,遷居雲南,住進大理,只為享受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報道刊出時,記者恰巧在大理。讀得此文後,忍不住詢問身邊的大理人,這裡的自然生態環境,真如文中所述那樣好嗎?大理人說,沒感覺啊,我們一直都是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每天日出日落的,很正常嘛!可是當記者再問一個剛到大理旅遊的外地人時,這位遊客卻對大理的環境連聲贊歎。本地人和外地人對大理截然不同的看法,從一個側面折射出大理良好生態的可貴。很多人並不知道,為了守護住眼前這美麗宜居的風光,大理人付出了多少努力。風花雪月總關水無論是清新的空氣,還是絢麗的花朵,都離不開洱海的滋潤。一系列治汙措施實施後,大理的“眼睛”開始“亮”起來早在上世紀50年代末,風靡全國的電影《五朵金花》就向人們展示出大理風光的獨特和神奇。“大理三月好風光”的歌詞自此家喻戶曉。大理人有句口耳相傳的俗語“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映洱海月”,彰顯出大理水資源的重要性。改革開放帶來工業化的浪潮之後,大理人也曾經只顧著加快經濟建設的步伐,一度忽略了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走了彎路。在大理州洱源縣的茈碧湖生態濕地園,洱源縣環保局副局長龔雙斌指著不遠處的一片柳岸蘆灣之地,感慨地說:“那裡曾經是一片‘農家樂’飯莊,生意好得很,每日的客流量相當大。不過環境也破壞得比較嚴重,水質只能徘徊在‘五類’上下。”過度開發導致了自然環境的惡化。大理人很快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不能再繼續走盲目破壞生態、追求經濟增長的老路了。但是,新的發展路徑如何確立?大理人發現,不論是穩居全國各城市前十位的大理空氣質量,還是街上一年四季隨處可見的奇花異朵,抑或蒼山之巔陳跡于落葉松之上的星星霜雪,都離不開“水”——洱海的滋潤。一套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雙贏的治理辦法隨即浮出水面。大理州委、州政府提出“美麗洱海,幸福大理”的宗旨,秉持“建設綠色流域”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環境優先、洱海保護優先的原則,開始“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洱海”。減源、截汙、修復、再利用……“雙取消”、“三退三還”、“三禁”(禁磷、禁白、禁牧)的治湖措施陸續推出;建成生態濕地近萬畝,治理流域水土流失面積189.8平方公里。大理的“眼睛”開始“亮”起來。億方清水入湖來大理治水從源頭抓起,逐一擊破畜禽糞便、垃圾、汙水等汙染源,同時不斷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追根溯源,洱海70%的水都來自大理洱源縣的河與湖。洱源人眼中,“洱源淨,洱海清,大理興”。洱源的一舉一動,就是洱海生態保護的一幅縮微地圖。洱源的水“淨”了,洱海也就“清”了。要治水,治汙是關鍵。沿湖沿河各村莊的垃圾、汙水和畜禽糞便是洱源治理的三大“攔路虎”。洱源縣對症下藥,採取垃圾中轉站焚燒填埋、汙水處理系統以及還田施肥再利用的策略,逐一擊破,科學治汙。在茈碧湖附近的一個村子里,記者看到了很多村民飼養的奶牛。大理州環保局有關人士表示,洱源的畜禽糞便主要就來自于各村莊養的這七萬頭奶牛。這些糞便有40%還田當肥料,20%進入太陽能沼氣站,存倉下40%則進入在建的生物有機肥廠,轉化成有機肥料,二次循環使用。科學治汙的同時,政策支持也不斷加大。《大理州洱海管理條例》頒佈實施,並先後兩次修訂,將洱海正常來水年的最低生態運行水位從原先的1962.69米提高到1964.3米,確保洱海生態用水。《大理州濕地保護條例》、《大理州蒼山保護條例》、《大理市洱海海西保護條例》隨即出台,公佈實施洱海水汙染防治、垃圾汙染物處置、灘地管理等一系列單項管理辦法,形成較好的洱海保護治理法規體系。同時,大理人還構思出一個“2333計劃”——2015年末,實現洱海Ⅱ類水質的目標,3年內投入30億元,著力實施“兩百個村兩汙治理、三萬畝濕地建設、億方清水入湖”三大重點項目。跟著龔雙斌漫步在茈碧湖邊,放眼望去,湖面清如碧玉,湖中有村,村中有湖,柳岸蘆灣,煙渚漁歌,令人神往。“茈碧湖中,種植著美人蕉和海菜等,可以對濕地水質進行淨化。開發濕地園之前,這裡的水質標準只能達到五類以下;如今,基本上每年可以測到三類以上的水質。”言語中,龔雙斌難抑興奮。記者瞭解到,2006年以來,洱海水質連續7年總體保持在Ⅲ類,其中有38個月達到Ⅱ類。2012年有7個月達到Ⅱ類,2013年1月至4月及12月為Ⅱ類。山清水秀經濟興在實施退耕還林等重大生態工程的同時,經濟建設並未放緩,生態農業、旅遊業等綠色產業成為大理新的經濟增長點要保護好環境,既要治好汙染,也必須實施重大生態工程。大理實施了退耕還林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建立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多年來,大理州累計完成退耕還林119.1萬畝,平均每年有1.1億元直接轉化為農民收入。全州3053.11萬畝林地中,納入生態效益補償1050.96萬畝。乘著纜車,登上蒼山之巔,只見一片片松樹林高聳入雲。“未來5年,大理的森林管護將完成146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0%以上,林業總產值200億元以上,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將超35%。”大理環保局有關人士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重大生態工程不斷推進的同時,經濟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在洱海流域,生態農業得到大力推廣,建立了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基地,發展名特優蔬菜及園林花卉為主的特色高效生態農業。規模化畜禽養殖區的建設和畜禽糞便處理的實用技術研究也陸續開展。產業結構得以優化,新建工業項目重點向工業園區集聚,農產品加工、機械裝備、乳製品加工等得到重點發展。大理還積極拓展旅遊業、居住產業、現代物流和服務業等第三產業,使其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大理州還通過開展“洱海河道保潔周”、“洱海保護月”等活動,營造“洱海保護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使當地旅遊業和農村社會經濟得到持續發展。沿湖村民在雨季來臨之前對流域主要入湖河道、湖面等進行環境集中整治。對洱海主要入湖河道、溝渠進行清淤及環洱海村落環境進行整治,減少進入洱海的汙染負荷,改善人居環境及村容村貌,提高了農村生活品質及舒適程度。在確保環境質量的前提下,大理州2013年上半年全州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95.88億元,比2012年同期增加44.5億元;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86.14億元,增長34.88%;財政總收入69.06億元,增長14.1%。未來,新一輪生態文明建設將在大理深入展開;三大類重點項目也會逐步推進;流域截汙治汙基礎設施建設將不斷加大。大理的水質,在確保平穩的基礎上,將不斷得到提升。儲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iniddy12 的頭像
    miniddy12

    miniddy12的部落格

    miniddy1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